根據色譜柱老化的技術原理和實踐經驗,其常見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類,結合具體場景分析如下:
1、固定相流失
長期高溫運行(接近柱溫上限)導致固定液揮發或分解,尤其聚硅氧烷類固定相在高溫下易降解,表現為柱效下降,保留時間漂移。
程序升溫分析中溫度驟變引發熱應力,加速固定液膜不均勻分布。
2、高沸點雜質沉積:復雜樣品(如生物基質、含脂類物質)中的強保留組分在柱內逐漸累積,形成不可逆吸附層。
氧氣/水分侵入:系統密封不良或載氣純度不足時,氧氣氧化固定相,水分與硅膠基質反應導致填料溶解。
3、樣品處理缺陷:未過濾樣品中的顆粒物堵塞柱頭篩板,或強極性溶劑溶解固定相。
進樣量過載超出柱容量,引發峰形拖尾和固定液局部流失。
4、流動相管理失誤:緩沖鹽析出:含鹽流動相未徹底沖洗,鹽結晶堵塞填料孔隙(如反相柱使用磷酸鹽緩沖液后直接換有機溶劑)。
5、系統兼容性問題:色譜柱與檢測器連接不當(ECD檢測器未設尾吹氣),高溫老化時污染物反擴散至柱端。
服務熱線:13704737535